宏观
央行周五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天无逆回购到期,结束连续四日净投放;本周累计净投放5400亿元,创半年单周新高,周五有8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公开市场下周将有3700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面延续宽松,Shibor连续两日全线下跌,7天Shibor跌0.8bp报2.6750%。
央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放缓,6月末贷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18.6%,增速比上季末低1.4个百分点。
国税总局:全国县乡国税地税机构正式合并,所有县级和乡镇新税务机构统一挂牌,标志着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第一场攻坚战圆满收官;下步改革将向逐级制定和落实“三定”规定、逐级接收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等领域纵深推进。
国内股市
上证综指上涨2.05%报2829.27点,连续收复多道均线并终结五连跌,周跌0.07%;深成指涨1.12%报9251.48点,周跌0.81%;创业板指涨1.23%报1609.55点,周跌0.55%。两市成交3483.63亿元,较上日同期小幅放大。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涨0.76%,报28224.48点,本周跌1.06%。恒生国企指数涨1.51%,报10682.64点,本周跌0.59%。红筹指数涨0.3%,报4221.11点。大市成交升至1003.3亿港元,前一交易日774.1亿港元。
证监会:上半年证监会对11家证券中介机构启动调查,涉及证券公司3家,会计事务所5家,评估机构2家和律师事务所1家;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坚决查办市场关切、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信披违法案件。
证监会:上半年信披违法违规立案调查39起,同比增长50%;主要为四类,虚构购销业务、滥用会计准则实施财务造假,利用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未依法履行重大事项等信息披露义务,环境违法信息披露不实。
新华社:今年以来共有558家挂牌公司完成股票发行融资,累计发行股票金额达235.14亿元。
中央结算公司报告:金融监管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一是监管的力度要恰当,二是监管的节奏要持重,避免防风险导致的“次生风险”,防止股市债市汇市出现巨大波动,建议要做好经济政策的“非常规预案”。
一位接近FF人士证实,FF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聂天心(Tony Nie)已经离开公司。
金融
央行等四部门批准在重庆、浙江开展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要求探索质量增信融资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银行理财监管细则公布在即,市场关注四大热点:是否将银行理财的投资门槛从5万下降到1万;理财资金是否可以投资二级市场;银行理财是否能够投资分级产品;标准化产品认定规则如何确定。
银保监会发文明确,将会开展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公司治理评估、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根据评估步骤,7月15日前成立评估小组、7月中旬组织培训、7月中旬—8月底开展现场评估、9月15日前报送评估报告。
楼市
北京发布人才住房新政:供应政策房,不限户籍。保障措施大致划分为三大类: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租房补贴及购房支持。人才认定的标准还是以区为主严格制定。
产业
第一财经:中国空调业2018冷年(截止今年7月底才结束)累计的销量已经突破9000万台,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不过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海外
美国汽车制造商、行业协会,欧盟、加拿大等代表在华盛顿强烈批评美国政府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展开的“232调查”,并警告说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加征关税将会伤害美国消费者和整个汽车行业,并最终造成大量美国就业岗位损失。
商品
周四(7月19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收报1657点,较前一交易日跌31点或1.84%。
债券
10年期债跌0.75%,创一年半最大单日跌幅,盘中最大跌逾0.9%,5年期债主力TF1809跌0.47%。股市反弹叠加资管新规传闻,债市承压下挫。
央行:6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1万亿元;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65.5万亿元,同比增长2.7%,环比降5.9%;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11.6万亿元,日均成交5787亿元,同比增长38.7%,环比增长9.7%。
据新浪,中国垃圾级美元债继续上涨。投资者连续第二天大举买入中国企业的垃圾级美元债,因对中国央行将以宽松政策为小微企业增加流动性的预期升温。
外汇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605个基点,报6.7671,调降幅度创逾两年最大,连续七日调贬,创2017年7月14日以来新低。